15:00 – 17:45
香港歷史博物館地下演講廳 (Lecture Hall, G/F, Hong Kong Museum of History)
Public Lecture and Seminar
Hollywood Road Hong Kong Social History

「荷李活道萬花筒」講座系列
Lecture Series on “A Kaleidoscope Named Hollywood Road”
主持:黃紹倫教授、鄭宏泰博士
主辦:香港歷史博物館、
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、
嶺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部及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中心
(Moderators: Prof. WONG Siu-lun, Dr. ZHENG Wan-tai, Victor
Organizers:
Hong Kong Museum of History;
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-Pacific Studies,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;
China Economic Research Programme and Pan Sutong Shanghai-Hong Kong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Centre, Lingnan University)
由香港歷史博物館、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及嶺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部、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辦的「荷李活道萬花筒」講座系列,於十二月九日起,一連三個星期六舉行,匯聚多位大學學者和歷史專家,帶來共九個關於中西區荷李活道政商人物、歷史人文的講座。活動期望以史為鏡,從「萬花筒」折射出香港社會華洋匯集、多元文化的五彩紛呈,以饗一眾香港本地歷史愛好者。所有活動歡迎公眾參與,費用全免,無需登記。
12月9日:荷李活道的歷史見證:從開埠、抗戰到新中國
時間之旅由香港1841年開埠開始,從理雅各 (James Legge) 身上發掘小城開展華洋文化交匯的軌跡。這名蘇格蘭傳教士在1843年按倫敦傳道會的指示,跟隨英華書院由馬六甲遷往香港並成為第一任校長,甚至翻譯四書五經,成為當代重要漢學家。在「理雅各 (James Legge) 與荷李活道社區」中,觀眾可以欣賞由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黃文江博士帶來的介紹。當日還有講述在抗戰期間為盟軍、共產黨提供情報的香港左派抗日勇士的「黃作梅與香港抗戰」(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許楨博士),以及創辦《華商報》的政商名流「荷里活道出生的鄧文釗」(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文港博士),以不同時代人物的視野看香港社會變遷。
12月16日:八面玲瓏的社會精英:跨國集團與文化商人
三個歷史故事,透視香港上世紀初的國際商貿及文化影響力。為何小城能吸引跨國集團駐足?香港大學的名譽教授黃紹倫以「英商、印商抑或巴斯商人:塔塔集團 (Tata Group) 在荷里活道的早期足跡」為題,了解現為印度最大的公司之一的塔塔集團家族,如何在香港二十世紀初發展商貿;荷李活道何以聚集中國各地文物?香港浸會大學助理教授李建深博士會以「荷李活道與文物交易」,介紹香港與中國各地考古及文物專家的連結;冷戰時期的香港,地處「中國腹地」於「南洋」之間的樞紐位置,接收了二戰之後大批南來文人,同時又有著綿密的東南亞社會網絡。天時地利人和交匯的小城,又展現出怎樣的區域與國際視野?香港智明研究所數碼媒體經理閻靖靖博士,將以「《華僑日報》的南向視野:淺析《東南亞》雙週刊」為題,回看當年作為報館雲集之地的荷李活道。
12月23日:東方之珠的神秘幽微:監獄、公廁與廟宇
你可曾留意伴隨着香港城市發展的神秘陰暗側面,例如國際政治風雲暗湧的監獄、糞坑致富的公廁,和由海盜成立的文武廟?推倒法國殖民的越南國父胡志明,曾在革命成功前,因秘密組建越南共產黨在域多利監獄被囚禁的故事,將由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名譽研究員孫文彬博士以「域多利監獄與胡志明」娓娓道來;「公廁大王:點糞成金」就由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研究員莊玉惜博士,講述糞坑造英雄,探討公廁大王如何售賣糞便持續公廁服務並從中致富,成為殖民政府在衛生管治上的最佳拍檔;海盜出身的盧亞貴,如何透過成立文武廟晉身華人精英?他深受殖民政府眷顧,同時戴上清朝翎羽成立文武廟,香港亞太研究所助理所長鄭宏泰博士將以「文武廟的見證:一生充滿神秘的盧亞貴」,從他暴發的事蹟,探析殖民政府初期的以華治華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