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自貿區與香港機遇

首頁  /  Publication
 鄭宏泰、陸觀豪
2013
Journal Article
Globalization and Multilateral InteractionRegional Connectivity
鄭宏泰、陸觀豪。(2013,12月15日)。上海自貿區與香港機遇。《亞洲週刊》,頁34。Zheng, V., & Luk, K. H. (2013, December 15). The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 and opportunities for Hong Kong. Yazhou Zhoukan, p. 34. (In Chinese)
Finance Hong Kong Shanghai Trade 

上海試驗自由貿易區自九月二十九日掛牌以來,一直吸引全球目光,香港社會更是高度關注,原因當然與此政策可能會給香港帶來巨大競爭有關。無疑,此次上海設立自貿區的做法,與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推出「開放改革」政策一樣,屬於將會產生歷史性轉變的政策。其中香港社會最為關心的,則是金融改革的範疇,因為此點相信既是中央政府的著力點,亦是香港的龍頭產業所在。不少香港人因而想到自貿區設立後,外資可能轉投上海,令香港金融中介地位褪色。

細看歷史,則不難發現,國內開放改革,香港一直有得有失、有危有機。關鍵是我們如何應對,轉危為機。若按現時公布的金融改革措施看,我們很可能流失商貿專業服務及清算交收業務,但我們所得的則是擴大離岸人民幣金融服務,包括國內外人民幣轉換,並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。所謂自貿區,實非新鮮事物,在半開放經濟體頗為普遍。設置的目的則不外乎吸納外資,促進經貿建設,推動經濟前進,而開放的範疇,則通常涵蓋貨物進出自由、課稅優惠減免、外匯交易自由及資金進出自由。

中國改革開放多年來,早已超越以自貿區促進經貿的階段,故這次在上海的試驗自然讓人想到更深遠的盤算。就以自貿區提出發展的「六大領域」為例,側重進行金融改革的目的,應該是中外投資者可輕易感覺到的,這既是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,亦相信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焦點之一。簡單而言,由於半開放經濟體實施外匯管制,自貿區通常會使用國際流通貨幣記帳及交易。這樣做一方面可有效分隔國內外市場,另一方面則可方便外資進出。而本國貨幣與外幣互相轉換,則須在國外交收,這樣才能有效杜絕流弊,減少貪污。眾所周知,自貿區一般以美元為流通貨幣,所使用的美元其實是國際美元,即歐洲美元,並非美國本土美元。故此,其資金只在倫敦交收,並非紐約。

國內外企業均須經審批方可在自貿區營運,且有投資額度限制。國外企業可由本國銀行經倫敦直接匯入資金,而國內企業更須先申請外匯批額,再由指定國內銀行經倫敦轉移資金。若退出資金,則流程相反。自貿區內企業間外匯資金交易可在區內銀行交收,但與區外者則需經倫敦交收。故區內銀行所儲備的資金,只足夠應付平日營運需求而已。若有額外需要,則需在區外調動額外資金方應付,故區內資金的市場,其實只是倫敦歐洲美元市場的分支,其存貸息率亦以倫敦為依歸。也即是說,自貿區實乃「商貿交易及記帳中心」,倫敦市場才是國際資金集散地,同時亦是「支付交收」的貨幣金融中心。假若上海落實試行貨幣匯率及利率自由化,人民幣撤銷外匯管制,達至全面國際化指日可待,香港將患得患失憂喜參半。喜者是香港是人民幣離岸外匯中心地位日益鞏固,憂者是須面對港元出路的現實,令應否轉錨升值並軌的問題顯得更為尖銳,香港實應慎重思考。

若果在自貿區實驗金融變革,發展人民幣業務則必然會凸顯在離岸人民幣的最後交收結算層面上。首先因為自貿區實施與國內不同的法規及制度,若容許使用人民幣交易,則必須是國外離岸人民幣,而非內地人民幣。若要有效隔離區內區外人民幣市場,資金進出貿易區必須由離岸人民幣市場經辦,才能有效杜絕流弊,發揮優勢。自貿區使用人民幣的企業,其實應該歸類為國外流通者,故此資金需在香港或其他國外金融中心交收,而非上海或北京等地。正因如此,香港便有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讓其發揮自身的優勢。

從剛公布的一些資料看,獲准進駐自貿區的一些金融機構中,其職能與制度類別,多少讓人覺其應是原上海行所分支的色彩,顯示其實務上等同上海行所的離岸業務部。唯這些進駐自貿區的金融機構以外幣或離岸人民幣記帳,與原行所的本地業務部帳目分隔,目的在於避免受內地原有制度的干擾與規管。自貿區並非獨立貨幣區,不設中央銀行機關,區內金融機構的儲備及流動資金需存放在離岸貨幣市場。外幣儲備可選擇倫敦歐洲美元市場,但人民幣儲備應以香港離岸市場為首選,這正是自貿區為香港帶來的巨大機遇所在。更具體點說,無論是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,或是應對人民幣走向國際化,作為香港金融中心中流砥柱的銀行業,絕對是空間無限、機遇不少。

毫無疑問,當下的中國經濟已進入全面開放的嘗試與革新之中,香港必須加強自己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,在更為開放的經濟體之中再次奠定自己的戰略性位置。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勢將會有增無減,人民幣國際化更屬大格局,此刻上海試辦自貿區,其重要目的之一,便是實驗金融投資市場自由化,為下一步的人民幣匯改鋪路。在此關鍵時機,我們可藉此「熱身」,測試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效能,特別是國內外人民幣的轉換機制,完善各種配套,配合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,從而鞏固香港作為區域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。